使用再生龙进行磁盘备份与恢复操作讲解
|
Clonezilla是一个可用于linux克隆的开源软件。由台湾工程师开发,可备份还原多种操作系统,包含Linux (ext2, ext3, ext4, reiserfs, reiser4, xfs, jfs), Mac OS (HFS+, APFS), 微软Windows (fat, exFAT, ntfs), FreeBSD, NetBSD, OpenBSD (UFS),以及VMware ESX (VMFS)。 这些文件系统只备份存有数据的硬盘空间,因此可以节省备份时间和硬盘空间。其他不支持的文件系统clonezilla采用全部复制(dd)的方式处理。 再生龙官网下载地址如下: http://clonezilla.nchc.org.tw/clonezilla-live/download/ |
|
----------------------------------------------------------------------------------------------------------------------
***第1至6步是准备工作,第7至13步是配置环境,第14至21步是备份操作的讲解,第22步起是恢复操作的讲解。***
----------------------------------------------------------------------------------------------------------------------
1,官网下载再生龙镜像(例如稳定-发行版-3.0.1.8)后,使用UltraISO等工具制作启动U盘。
2,在电脑启动过程中按F7进入BIOS启动菜单选项,选择刚刚制作的再生龙启动U盘。
3,启动进入再生龙界面,选择分辨率,下一步。
Start_Clonezilla以交互式界面运行再生龙。否则以命令行方式进行。
----------------------------------------------------------------------------------------------------------------------
***第1至6步是准备工作,第7至13步是配置环境,第14至21步是备份操作的讲解,第22步起是恢复操作的讲解。***
----------------------------------------------------------------------------------------------------------------------
这里选择device-image选项。即将硬盘或分区保存为镜像文件或从镜像文件恢复到硬盘或分区。
这里选择local_dev,即本地存储设备。
9,识别本地存储设备。
注意查看磁盘名称如 “/dev/sda”和“/dev/sdb”等,以及后面的描述,以便确定操作对象。
此时插入其他存储设备,比如移动硬盘、优盘等,稍等几秒钟就会有新存储设备被识别,如“/dev/sdd”。
注意,正常情况下,用于引导再生龙的启动设备不会被识别。
确认系统识别无误后,按Ctrl+C 结束对话,继续。
即在进行备份操作或还原操作之前,先将准备进行操作的某个磁盘以及其下的某个目录挂载到再生龙环境中。
一般来说,如果是备份操作建议选择镜像文件的保存目录;如果是还原操作建议选择镜像文件的所在目录。
我们把这个“保存目录”和“所在目录”统称为“操作装置”。
第一步先选定操作装置的所在分区,在本例中,选择的是固态硬盘sda的第1个分区,即/dev/sda1。
11,第二步选定上述指定分区下的各级子目录,直到看到“操作装置”的目录名称,
此时,正确的选定方式是用键盘右键,选定后条目会被“涂蓝”,按TAB键切换至<done>按钮再回车。
注意查看下列提示,假设f:\abc\bak下有镜像文件,那么,f:\abc\bak会被标识“CZ_IMG”,此时只能选定f:\abc,不能选定f:\abc\bak,
否则会报错:无法进入该子目录,There is no way to enter…
即,一个末级子目录下只能存放一个镜像文件。换句话说,当看到“CZ_IMG”页面时,即可以将光标移至【完成】,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12,选择操作模式,这里选择初学模式。
Savedisk =备份所选的磁盘为镜像文件;
Saveparts =备份所选的分区为镜像文件;
Restoredisk =从镜像文件恢复到指定磁盘;
Restoreparts =从镜像文件恢复到指定分区;
备份操作生成的镜像文件会存放在操作装置中,即第11步所选定的目录中。
恢复操作所需的镜像文件会从操作装置中进行搜索,即第11步所选定的目录中。
至此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分别讲解备份操作和恢复操作。
----------------------------------------------------------------------------------------------------------------------
***第1至6步是准备工作,第7至13步是配置环境,第14至21步是备份操作的讲解,第22步起是恢复操作的讲解。***
----------------------------------------------------------------------------------------------------------------------
14,如果选择分区备份或磁盘备份,会要求输入镜像文件名称。
15,以备份磁盘为例。选择需要备份的磁盘,比如可以选择256G的SSD盘
16,选择压缩方式,默认即可。
17,在保存为镜像之前要不要检查和修正来源的文件系统,一般选择不需要,跳过。
18,镜像文件保存完成后检查是不是可以用于恢复操作(验证镜像文件的完整性),若选择需要则会增加整个操作时间。
19,要不要对镜像加密,一般选择不加密。
20,选择完成后的操作,根据需要选择。
21,点击确定后就开始备份操作。
----------------------------------------------------------------------------------------------------------------------
***第1至6步是准备工作,第7至13步是配置环境,第14至21步是备份操作的讲解,第22步起是恢复操作的讲解。***
----------------------------------------------------------------------------------------------------------------------
22,如果在第13步选择恢复分区或恢复磁盘,会提示选择镜像文件。然后确认。
23,以恢复磁盘为例。选择要恢复的目标磁盘,在本例中,选择256G的SSD盘
24,选择还原前检查镜像完整性,一般选择要检查。
25,选择完成操作后的动作
26,开始恢复操作。
第一阶段,如果之前选择了恢复前检查镜像文件,则会出现以下界面。
完成镜像文件的检查后,在准备恢复操作前需要确认y/n,输入y回车。
等待恢复完成。
再生龙的程序设计思路与常见的ghost不太一样。
1, 选定操作装置的对象。【设备与镜像】【设备与设备】【还是其他对象】。
2, 选定操作装置的类型。【本地设备】【网络设备】【内存设备】【其他设备】。
3,
选定操作装置的路径。【本地路径】【网络路径】【内存地址】【其他路径】。再生龙会将这个操作装置进行自动挂载。
第2步与第3步逐一对应,【本地设备】对应【本地路径】,以此类推,后续选定与操作也是如此逐一对应。
4,
选定操作装置的方法。【备份】【恢复】【对拷】
5, 选定方法的实施命令。
【备份(磁盘/分区)到镜像文件】,需要自定义文件名,自动保存到操作装置路径。
【从镜像文件恢复到(磁盘/分区)】,需要选定磁盘/分区,镜像文件从操作装置路径中选择。
【设备间复制】,需要选定目标,源是操作装置路径。
【其他方法】。
6, 备份生成的镜像文件会自动存放在操作装置中,并自动生成以日期开头的目录,产生的众多镜像文件全部储存在其中,所以需要妥善保管,建议压缩打包。